|
【亞太智庫傳媒】廣東經濟:“穩中有進”踏上新時代征程
2018-1-29 來源:亞太經濟時報
2017年,廣東第一經濟大省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。從地區生產總值總量看,前三季度,廣東的地區生產總值比江蘇多2210.88億元,廣東對比江蘇的總量優勢比上年同期擴大432億元。從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看,廣東比上年同期提高0.3個百分點,浙江提高0.6個百分點,山東持平,江蘇則回落0.9個百分點;與今年上半年相比,前三季度廣東和山東的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回落幅度0.2個百分點,江蘇持平,浙江略提高0.1個百分點。 進入2018,廣東經濟會是怎么樣的表現?最新出版的《廣東藍皮書——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報告(2018)》認為,2018年廣東將“穩中有進”踏上新時代征程。廣東經濟將通過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,將工作重心轉換到大力提升發展質量效益上,著力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,切實增強增長的包容性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。 國內外經濟增長的預期向好。從國際看,全球經濟以制造業復蘇為支撐逐步步入上行周期,世貿組織上調2017年貿易增速1.2個百分點至3.6%。全球外商直接投資恢復增長,聯合國貿易組織預計2017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增速由2016年的-2%上升到5%、規模預計達到1.8萬億美元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、世界銀行、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(OECD)等三大國際機構紛紛上調或者維持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。從國內看,中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,正處于轉變經濟增長方式、優化經濟結構、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,供求關系正在發生實質性變化,企業預期和市場信心逐步好轉。IMF預計2018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(GDP)增長6.5%左右;世界銀行最新預計2018年中國經濟增長6.4%。 《2017年廣東宏觀經濟運行報告》認為,目前來說,中國經濟呈現總體平穩、穩中向好的態勢,下一階段還是可以保持這種態勢。從廣東自身看,2017年廣東經濟運行穩中向好、穩中有進的態勢持續發展,從當前產業發展的支撐、新舊發展動力轉換接續、各地對經濟發展信心、國內外發展環境改善,以及創新驅動和各項刺激經濟的政策措施釋放的動力看,目前各種有利支撐因素在不斷地增強,這種態勢在2018年將繼續延續。 一方面,供給保持基本平穩。如果不出現重大的天氣災害,第一產業增速保持平穩。預計第二產業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回升拉動下有所提高;三是隨著全球經濟好轉需求擴大,廣東工業品出口也會保持穩定增長。第三產業主導作用會進一步增強。 另一方面,三大需求動力相對充足。從固定資產投資看,總投資約4.8萬億元的公路、鐵路、機場、能源等十大領域基礎設施重大項目加快實施,總投資2.25萬億元的補短板重大工程扎實推進,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帶動裝備制造業、高技術產業投資加快增長,深入“放管服”改革、簡化優化行政審批辦事流程有利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。但考慮到2017年下半年商品房銷售增幅不斷放緩,銷售傳導至投資大約有兩個季度的時滯,2018年的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可能會比2017年有所回落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將繼續起到穩定器的作用。從進出口看,國際市場需求繼續改善,國際貿易和投資日趨活躍,廣東對外貿易結構優化升級,外貿企業競爭力增強,加工貿易企穩回升,這些都有助于2018年廣東進出口保持平穩增長。 【來源:廣東省情調研網www.waimai2017.com】[關閉窗口]
相關閱讀
|
![]() |